找到适应自身产业转型的“金钥匙”,是济宁这座典型资源型城市积蓄新动能、再创新优势的最迫切选择。

济宁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,长期以来煤炭行业一业独大,形成了产业结构偏重、需求动力减弱、创新驱动不强、要素支撑不足等发展短板。自2018年初国务院批复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以来,济宁市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“牛鼻子”,围绕高端装备、高端化工、生物医药等优势传统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,以产业集群培育为抓手,以产业链建设为核心,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,已形成全市上下共识和一致行动。

星光不问赶路人,岁月不负有心人。经过三年努力,济宁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,地区生产总值预计2020年实现4500亿元;高新经济实现倍增,“四新”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7年的12.7%提高到2020年上半年的21.9%,2020年1至10月份“四新”投资占比达59.8%、居山东省第1位;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由2017年的30.87%提升到2020年三季度的39.3%……

优势产业集群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态势,在主要经济指标、产业布局、发展后劲中全景呈现。

提升传统产业

让“老树”开“新花”

近日,从“2020全国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”上传来喜讯,经过初赛、复赛的激烈角逐,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提报的“K系列全液压推土机”作品获产品组金奖、“SD90C5履带式推土机”作品获产品组银奖,“无人驾驶纯电动推土机”作品获概念组银奖。

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80年由济宁机器厂、通用机械厂和动力机械厂组建而成的山东推土机总厂,也是一家赫赫有名的老牌机械工程企业。在其漫长的发展旅程中,受大环境影响,也一度遇到了落后产能过剩、企业效益下滑的困局。

如何破局?“抢占产业链的制高点,技术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。”山推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,2020年12月3日,作为济宁工程制造产业链里的代表品牌,山推股份全面推出了纯电推土机、无人驾驶推土机等12款智能化产品,展现了向智能制造转型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。据了解,12款产品涵盖推土机、道路机械、装载机三大品类。

惟创新者进,惟创新者强,惟创新者胜。山推股份充分利用集团内部协同优势,积极拥抱挑战,围绕“数控”和“智能”,突出“智慧”概念,将数字技术融入到新产品导入、研发与制造环节,加快产品智能化进程。山推将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,推动电动化、智能化产品的研发,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、更加智能的一体化施工解决方案,努力创造更大价值;同时,擦亮“中国制造”的山推品牌,在世界工程机械行业中扛起中国“智”造的大旗,成为民族工业进军国际、参与世界竞争的中坚力量。

山推股份的发展历程映出了济宁市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的生动剪影。济宁市在山东省率先印发《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》,建立市县一体技改奖补政策体系、市县园企四位一体的技改投资提报体系,全力推进“双千技改”工程,2020年筛选工业项目1067个、总投资1453.8亿元。工程机械智能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获批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,有关经验做法被国家行业协会推广。推动先进制造智能化发展,如意纺织全流程智能工厂项目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,珞石科技是唯一一家获得国际西门子PI认证的国产自主品牌机器人企业。太阳纸业推出世界上第一张“无添加”生活用纸,通过美国FDA食品级鉴定、欧盟AP食品级鉴定;山推股份在巩固推土机技术质量优势同时,成功开发全液压推土机,打入美国高端市场;泰丰智能获工信部2018年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。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,如意集团高端面料全流程绿色设计平台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获批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,梁山菱花、山东荣信等15家企业获批工信部“绿色工厂”荣誉称号,邹城工业园区获批工信部“绿色园区”荣誉称号,山东霞光木塑墙板等6种产品被工信部评为“绿色设计产品”。

培育新兴产业

让“新芽”成“大树”

透明的塑料瓶体,有大的,也有小的,清洁、轻便、不易碎,这是位于济宁高新区的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塑料水针。比起传统的玻璃水针,塑料水针采取吹灌封一体化技术(BFS)生产,能避免生产以及输液过程中碎屑掉落产生的污染,最大程度保证药品不受污染。“我们的BFS水针有15个批准文号,是全国最多的。”2020年12月16日,在辰欣药物研究院产品展厅,辰欣药业办公室主任韩秀彬介绍。塑料水针旁边还摆放着辰欣药业生产的溴芬酸钠滴眼液,是该类药品在国内的首仿药,目前全国市场占有率最高。

为了加快新药研发,辰欣药业上马了药物研发中心及产业化项目,包括研发大楼、7万平方米的药品生产车间。目前,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,首条特殊医学配方用途食品生产线正在试生产。据介绍,目前普通大输液制剂市场价格低廉,每瓶利润甚至低至几分钱,而特医食品价格可达到普通营养输液制剂的七八十倍。“辰欣药业无技术含量产品的销量在逐年下降,而高技术含量产品的销量在逐渐上升,有技术难度的产品已上升到60%,这体现的是产品的不断创新升级。”崔孝廷介绍。

辰欣药业不断取得新成果,是济宁高新区追求创新的生动一例。近年来,济宁高新区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务,发力高端装备、医养健康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,科技创新动能愈发强劲,成为济宁名副其实的“创新谷”。

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,济宁市组织实施《“四新”经济提升三年行动计划》,精心打造“十六条工作线”,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、扩容倍增。华为大数据、辰欣药业、瑞城宇航、晶导微电子等一批新兴项目起步高端化,成为新引擎。凯赛生物生物法长链二元酸技术国际领先,针状焦、石墨烯等领域技术填补国内空白,谋划布局氢能源产业,建成国内首座“氢电醇气油”综合能源补给站。45个项目入驻济宁生命科学中心,诺贝尔奖实验室成功运营。阿里巴巴、京东、苏宁云商先后进驻,电商交易额2700亿元、增长30%。任城区、兖州工业园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园、梁山经济开发区、邹城经济开发区成功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。近三年争取落实新产品新技术类省级技术创新计划项目882项,7项关键共性技术纳入《山东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点项目》,13个企业产品入选2020年山东创新工业产品目录。

壮大产业集群

优势集群“强筋壮骨”

2020年7月,济宁市委全委会专题研究形成决议,把“231”产业集群建设作为制造业强市主攻方向,紧紧围绕发展先进制造业、建设制造业强市目标,坚持新发展理念,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“231”产业集群(高端装备、高端化工优势产业集群,新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新兴产业集群,医药产业集),做强大企业、落地大项目、搭建大平台、培育大集群,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,为实现济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。

实施集群“三链融合”。围绕“231”产业集群培育绘制了10个核心产业链图谱,将济宁现有重点企业摆到产业链中,建立延链、补链招商目标企业库,建设链主企业牵头的产业链协同创新中心,探索制订产业链技术开发路线图,努力实现“三图”合一。

建立“九个一”工作机制。截止2020年11月底,济宁所有县市区均建立了产业集群培育“九个一”工作机制,即一名主要领导担任链长、一个产业链发展规划、一套产业链支持政策、一支产业发展基金、一批产业链领航型企业、一个产业链协同创新技术支撑平台、一支产业链专业招商队伍、一个产业链专家智库、一个产业链年度工作计划。

科学谋划发展蓝图。突出“231”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、传统特色产业集群改造提升“两大任务”,实施“九项工程”,强化“六个保障”,培育壮大新动能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、坚决淘汏落后产能,不断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、产业链条现代化。

 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返回
顶部
2023省考/选调生招录专题